推薦標簽:兩會領導人商談 | 經貿文化論壇 | 直擊海峽論壇 | 建黨91周年
您的位置:中國臺灣網  >   新聞中心  >   兩岸  >   正文

臺灣農民:海西磁力大 閩臺農業(yè)合作前景廣闊

2007年11月05日 12:53 來源: 字號:       轉發(fā) 打印

  相較大陸其他區(qū)域,海西對臺農的吸引力無疑是最大的。在他們看來,地緣相似和市場巨大是海西的兩個最大優(yōu)勢。

  南投縣是個農業(yè)縣,位于日月潭邊上,山清水秀。南投永豐香蕉集貨場里,堆滿了黃綠色的大香蕉。

  聽說我們是從福建來的,蕉農們都很高興。一位姓陳的蕉農說:“去年多虧了你們福建幫忙,要不然我們的香蕉都得拿去喂豬!

  原來,前年臺灣遭受多次臺風,臺灣香蕉供貨吃緊,價格飆升。復耕后去年香蕉大增產,而外銷日本又不理想,島內香蕉價格跌到極限,特等蕉一度跌到每公斤4元新臺幣,連本都不夠。這時大陸方面來了救星,6月份,福建超大集團緊急采購了200噸臺灣香蕉,每公斤采購價格在10元到12元新臺幣之間。此后,臺灣香蕉價格平穩(wěn),并從每公斤新臺幣6元上升到25元。

  這救了臺灣蕉農的急,更讓臺灣業(yè)者實實在在地看到了海西的大市場。臺灣青果運銷合作社是大陸采購香蕉的臺灣方面供貨商,其副總經理彭騰夫表示,臺灣水果在廈門上市幾天,僅家樂福(廈門店)日均銷量就達到近2噸,大陸市場對臺灣水果的巨大消化能力可見一斑,“對岸有個這么大的市場在等著我們!你說誰不動心。”

  在永豐市場里,蕉農們問的最多的話是:“今年福建還有采購臺灣水果的計劃嗎?”

  相較這些蕉農們的望眼欲穿,早已有臺農先行一步,干脆到海西來創(chuàng)業(yè)了。

  63歲的臺灣“杰出農民”林茂盛,2002年就來到福州羅源開地種果,現(xiàn)在在臺灣頗有名氣。

  林茂盛的果園坐落在距福州市區(qū)60多公里的羅源縣松山鎮(zhèn)蓮花山前的呂洞村。這個占地200多畝的園區(qū),分設桃、李、梨、檸檬、柑橘、芭樂6個區(qū)域,栽種各類果樹5000多棵,仿佛一個桃花島。

  臺灣全方位農業(yè)振興基金會執(zhí)行長郭聰欽祖籍福建,他說:“現(xiàn)在最需要農業(yè)合作組織來穿針引線,或者通過大型農業(yè)集團,帶領臺農去海西創(chuàng)業(yè)!

  郭聰欽提起了臺灣的農會,他說,建立兩岸農會的對接紐帶是重要一環(huán)。

  我們在南投縣的一處農家,感受到了農會的作用。在一戶種草莓的農戶家里,主人告訴記者,他們一般是早上采摘草莓,然后把草莓裝進專用的盒里,貼好農會編制的條碼,送到農會運銷部。中午,草莓就可以送到臺灣任何一個市縣的超市或訂戶家里。

  因為有農會,農民一般只要管好地里的事就行,農會遍布全臺,深入各鄉(xiāng),從融資、生產管理、技術指導、營銷到物流一應俱全。如果能和海西建立起農會的接通網絡,“上午從臺南摘下的蓮霧,下午就可以出現(xiàn)在福州、廈門的超市柜臺上!

  經常參加海峽兩岸農業(yè)交流的臺灣著名農業(yè)專家詹澈對此頗為樂觀。他說,在內地低廉的原料、勞力、土地,以及廣闊內銷市場的吸引下,近年來的臺農西進規(guī)模已頗為可觀。閩臺農業(yè)合作一直是閩臺產業(yè)對接的重要部分,海西戰(zhàn)略為這種合作再添動力。海峽兩岸農業(yè)合作試驗區(qū)的擴大、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的設立以及多項鼓勵和支持兩岸農業(yè)對接的政策,都為擴大閩臺農業(yè)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,F(xiàn)在,海峽西岸在加速發(fā)展農產品協(xié)會等組織,在集中度、經濟能量、服務水平等方面,與臺灣成熟的農業(yè)合作組織,逐步拉近距離,也可以加快閩臺農業(yè)合作。

相關閱讀:

[ 責任編輯:董潔 ]

:
    關于我們 | 本網動態(tài) | 轉載申請 | 投稿郵箱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版權申明 | 法律顧問
   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
    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0107219號
   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